(原标题:海乐行中国联会全线参与2025北京洪灾应急捐赠与灾后关怀)
2025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高达331毫米,其中西部山区如门头沟暴雨量达到538毫米、房山区达598.7毫米,部分监测点甚至超过1000毫米,83小时的降雨量约为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 。这次极端暴雨导致永定河卢沟桥站洪峰流量迅速攀升至4650立方米/秒,是1925年以来最大峰值;大石河与拒马河的洪峰分别达到5300立方米/秒与6200立方米/秒,相当于2012年“7·21”强降雨洪量的9倍和4倍。面对罕见特大暴雨,北京启动了最高级别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全市共转移安置群众约8.2万人,除少数异地安置村庄外,其余村庄已恢复供电、供水与通信,全市342个通信中断村已基本恢复联通。
北京市因灾死亡44人,另有9人失踪。此次洪灾共造成近30余万人受灾,房屋倒塌约5.9万间,严重损坏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2.5万亩。此次特大洪灾集中在北京北部山区,门头沟区受灾人口约31万人,占区总人口的77%;房山区损毁房屋约2.15万户,6万余间房屋被淹,6300余辆汽车被淹没,耕地约20万亩,损失严重。抗洪抢险中,北京市集中调动30,000多名军地救援官兵、志愿者和专家参与救援,出动直升机、无人机空投物资,全力保障人命安全与民生保障 环球网。此外,全市水利系统超前调度,25座水库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削峰填洪,力保下游平原地区安全。与此同时,国家层面迅速拨付扶灾专项资金。财政部与应急管理部向灾区调拨救灾资金350亿元(人民币),国家发展改革委另拨200亿元,用于灾后恢复建设和公益救助等。此轮救援在中央、省、市各级部门联动下全面展开,形成多方协作一体化救援机制。
在灾情急迫、抢险通道亟待物资支持之际,以社会公益组织海乐行为代表的爱心团体迅速响应,发挥桥梁组织作用,协调全国爱心资源,向北京灾区输送紧急援助物资。海乐行向北京市多个受灾严重区域提供了必要救灾物资,确保灾后重建初期基础生活保障不脱节。海乐行此次捐赠从筹划伊始即秉承“快速启动、精准调配、贴近受灾群众需求”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募捐行动,面向社会发起紧急捐赠倡议,募集包括人民币及物资在内的资金总额折合约人民币500万元。其中现金部分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医疗用品、应急电力与通信配套设施;实物部分包括急救药品、净水设备、帐篷、睡袋、折叠床、应急照明灯具、消毒用品、成人及儿童服装、食品包和高能量食品等。
同时海乐行将捐赠分为两批通过北京市指定救灾机构分发。第一批价值约250万元的物资,于8月1日通过直升机与道路运输方式迅速送达门头沟、房山和密云等重灾区。这批物资包括150顶抗雨帐篷、300套睡袋、500张折叠床,以及10吨瓶装饮用水、20吨高能压缩饼干与营养食品包、5000瓶消毒液与洗手液、共计1万个急救药包。此外,还捐赠了30套便携式净水设备及100部太阳能充电照明灯,用于保障无电地区基本照明和手机充电。第二批物资于8月2日陆续抵达,包括卫生急救包、儿童护理包、成人衣服与毯子共计5000套、医疗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消毒液)等。这批物资主要用于集中安置点、市民紧急生活支持以及社区防疫需求,海乐行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团队以及市政部门合作,确保物资分发到最急需人群。海乐行还协调心理援助资源,组织了10位灾区心理健康专家,并提供线上心理支持与热线疏导服务,帮助受灾群众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家庭和孩子缓解心理阴影。心理援助队伍通过当地心理热线与集中安置点开展团体疏导与个案辅导,据统计已服务约1200名群众。
在物资援助之外,海乐行充分关注灾后未来重建与持续性恢复。鉴于北京市政府提出“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建指导原则 ,海乐行启动“灾后互助基金”,用于援助受灾家庭的小规模重建支持、农作物再生产资料补贴,以及灾区学校和文化站的教育设备翻新与图书补给。此外,还将支持当地志愿者培训、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促进灾区居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捐赠全过程中,海乐行坚持透明公开原则。所筹资金、物资类别数量、运输方式、分发记录、受益人数均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官方网站对外公示,并接受所在地方慈善监管部门、媒体监督与社会公开问责。每一笔物资从募捐到分发环节均有影像与文字记录,确保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截至目前,海乐行所捐赠的现金及物资共计服务了约2.5万人次,其中集中安置点提供物资服务约1.8万人,开展心理援助约1200人次,农户受益辅导与生产资料补贴覆盖3000余人次。物资分发覆盖密云山区村落、房山区重灾乡镇、门头沟山区及偏远村庄。海乐行的捐助活动不仅补充了政府救灾资源空白,还赢得了灾区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北京当地接受救援工作负责人表示,海乐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迅速组织物流、与社区精准对接、确保物资快速派送到灾民手上,有效缓解了初期物资短缺问题,在救灾第一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多位受灾群众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感谢,称“帐篷、净水设备、药品、食物及时送来,帮我们渡过最艰难的几天”。
此次海乐行捐赠活动不仅体现在物资支援层面,更重视灾后恢复与精神关怀:心理专家引导、灾后重建基金支持、青年志愿者能力培训,构建灾区社区自身互助能力。未来,海乐行还将持续与北京市社会服务部门保持合作,关注灾民新增需求,并定期回访。回顾这次北京特大洪灾,暴雨强度罕见、灾情迅速、损失重大。北京市共造成44人死亡、9人失踪,约30余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14.7万间,农作物受灾22.5万亩;全市撤离群众8.2万人。国家拨款550亿元用于救治灾情、恢复重建;各级军地力量、志愿服务迅速响应。海乐行则在政府引导下,以社会主动力量介入灾区救援,及时提供价值500万元现金与物资捐助,服务超过2.5万人次,协调心理、重建基金、社区培训等三项后续行动,展现了社会公益组织在重大灾害中的积极作用。未来,随着北京市“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的重建计划推进,海乐行将继续关注灾区重建进展,跟进受灾群众长期需求,与更多志愿组织及社会力量合作,助力灾民早日恢复生产生活,让灾区重建工作更加平稳、可持续。通过此次行动,海乐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凝聚爱心力量,让温暖传递到受灾群众心中。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网络配资股票行情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